Search

前陣子響應了幾個寫字朋友的小型共寫計劃,以「#家族餐桌上最難忘的飲食風景」各自為題,自由書寫記憶,彼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前陣子響應了幾個寫字朋友的小型共寫計劃,以「#家族餐桌上最難忘的飲食風景」各自為題,自由書寫記憶,彼此交流,擴展對生活的想像,並用文字將過程留下,也可嘗試去將味道復刻,像不像,總有幾分樣,透過準備過程,持續對自己探索與認同。
.
剛好清明將至,對我,最直接連結的,就是不管來自父系或母系家族,餐桌上都曾經出現過自備澎湃菜料包潤餅的場景(之前簡單分享過)。潤餅涼寒,但心意燒暖,如今已離世的阿嬤與外婆,都是用整桌好菜框住家人感情的高手,祂們精湛的大菜手藝我沒學到,但備備潤餅料感覺還行,因此今年獨自嘗試,看能否把潤餅餐桌完整還原。
_____

首先,必先上菜市,找熟識老闆訂妥春捲皮,然後過節前才來速速領取。攤位只賣全麥口味,一斤半,現砌的,夠四到五個人吃,剛拿到手,熱燙著,還能清楚感受到餅皮裡飽滿水份帶來的彈性正連同熱氣穿過掌心,回家後,要先耐性一片片摺成扇形,疊好,這樣要包的時候才不會「黏奏會」。
.
有幾樣攤頭少有但家常版必定會在我家出現的菜料,這次也都備起來。第一樣是 #皇帝豆,當令,簡單燴過就美味,也可加點木耳增色,用類似的虎豆來取代也行,但虎豆的口感較Q實;第二樣是 #豆薯,切絲後加小蝦米微炒,點少數醬油提味,取它的脆甜;第三樣是春天裡的五辛,#蒜苗和芹菜,蒜苗生吃或拌炒都行,生芹菜切珠,還會備點香菜,帶點草本帶點辛嗆滋味讓春捲都活了起來。
.
拜拜完的三層肉,燙熟後,切薄片,吃白水風味,或加蒜苗爆炒一下都行,高麗菜切絲汆燙後,放涼拌進煎香腸的肉油後備用,紅蘿蔔絲燙好不調味,豆芽則會拌點鵝油香蔥進去,蛋皮我改用奶油煎香切條(煎得有點破碎),蝦仁(阿嬤會用整尾白蝦)同樣用奶油煎香灑點義式香料,豆乾用小豆乾比較對味,也是把表面煎到微微酥香。
.
和一些高雄會放油麵的店家相同,我們家的版本從小也習慣會放油麵,增加飽足感,但喜歡用不加鹼的白麵,麵條回來,還會再用熱水過一下,然後淋點麻油。
.
香腸和肉繭仔(bah-​kián-á)也是必備,只是今年的版本幸福升級,香腸是來自 Lee & daughters 李氏商行 的 #手工灌製金門五八高梁香腸,肉繭仔則是二月剛寫進高鐵專欄,來自嘉義東市場超人氣的 #阿富網絲肉捲。
.
承襲老人家惜福愛物的精神,燙菜燙麵燙豆薯的澱粉水不會倒掉,最後削進整條當令的刺瓜仔,做刺瓜仔蛋花湯或魚丸湯(蠶豆狀的那種)配春捲吃,原湯化原食,助消化,滋味簡單而美好。
.
春捲裡的花生糖粉,阿嬤以前多直接買現成,也可以搞工一點,自己買現炒花生回來搗碎混合白糖霜,更香,整捲包好,收口前,會再刷上一瓢辣椒米醬,提味,也收餅皮黏貼之效,糯米效果最好,也可直接用白米飯,加水加蒜頭和辣椒(醬)打成辣醬。
_____

這次為寫作計劃完整實作一回,先不計採買,廚房備料時間大約2個半小時,算慢,但過程很享受,享受勞動當下所有連動的思緒,也享受自己那雙樸實的手,和所有剛剛好的多。
.
#Kuoliver
#雄好呷463


Tags:

About author
著作 | 2016.07《大澳:在澳洲740天的人生公路上,我與自己分開旅行》 2015.02《雄好呷:高雄111家小吃慢食、至情至性的尋味記錄》(十刷增訂版) 2015.01《尋味高雄》( 雄好呷簡體版 ) 2013.07《雄好呷:高雄101家小吃慢食、至情至性的尋味記錄》 2010.06《西島撕落:花蓮換工度假178天》 2007.04《上帝的黃金積木 埃及》 2006.03《我的裸体小北京ㄦ》 . 殊榮 | 2015年 《雄好呷》獲西語系最大規模國際書展的瓜達拉哈拉書展選書。 2015年 《雄好呷》連續第二年獲德國法蘭克福書展選書。 2014年 《雄好呷》獲全世界最大規模國際書展之一德國法蘭克福國際書展選書。 2010年 《西島撕落》出版、是台灣第一本深度撰寫島內打工度假之旅行書。 2007年 《我的裸体小北京ㄦ》設計獲台北國際書展金蝶獎「亞洲區新人獎─封面設計大獎」入圍。
- 著作《雄好呷:高雄111家小吃慢食、至情至性的尋味記錄》( 2013出版 / 2015年增訂 / 2016.01十刷 _購書點選下方連結 ) - 高雄/高雄以外台灣小吃美食分享 - Instagram:1982rogi - 連絡我 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